蛇目菊
Sanvitalia procumbens Lam.
J. Nat. Hist. 2: 176. t. 33. 1792.
一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茎平卧或斜升,疏被短柔毛。叶片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1.2-2.5cm,边缘全缘,少有锯齿,先端急尖,两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。头状花序直径约1cm,单生于茎、枝端;总苞片被毛,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,上部草质;花序托托片长圆状披针形;外围舌状花10-12朵,舌片黄色或橙黄色,先端具3齿;中央管状花少数;花冠暗紫色,檐部具5裂齿。舌状花的瘦果三棱柱形,管状花的瘦果倒卵形,暗褐色,边缘有狭翅,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具细纵肋;冠毛为2-3枚刺芒或无冠毛。
产地:深圳公园时有栽培。
分布:原产墨西哥。我国广东、香港、海南及南方其他地区常见栽培。
用途:供观赏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636页
图 685 蛇目菊 Sanvitalia procumbens
2560
图 685 蛇目菊 Sanvitalia procumbens
1.植株的上部、叶和花序;2. 舌状花;3. 舌状花的瘦果;4. 管状花的瘦果。(李志民绘)
1.植株的上部、叶和花序;2. 舌状花;3. 舌状花的瘦果;4. 管状花的瘦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